大量美资进驻欧洲俱乐部,美式“魔球” 逐渐蔓延全欧洲?
记者寒冰报道 从去年红鸟集团收购米兰开始,意大利足坛就不得不面对“魔球”(Moneyball)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理念。熟悉在于它是源于21世纪初美职棒基于球员表现大数据的引援运作,其实与欧洲职业足坛传统中小俱乐部的生存理念大同小异;陌生的是,这个“魔球”引援操作很少被豪门采用。对于欧洲顶级豪门而言,几乎都遵循“大投入才有高回报”原则,尤以皇马的“齐达内+帕文”为最。
事实上,在美职棒获得巨大成功,并迅速推广到北美四大联赛的“魔球”模式,在欧洲联赛并不稀奇。波尔图、本菲卡、阿贾克斯这样的“黑店俱乐部”,不就是同样的低价大量购入,挖掘潜力股以及激活老将第二春,再卖出高价谋生吗?进入21世纪尤其是最近10年,欧洲足坛的大数据也已无孔不入,结合运动医学和可穿戴装备的爆发,为球探们提供了比以往更全面的球员能力参考数据。但欧洲足坛仍然坚持的是以球探现场观摩为主,大数据为辅的传统模式,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被大数据“欺骗”的可能。毕竟足球是人的运动,踢球时球员的球商,比他们的速度、耐力、心率、体脂数据更重要。
然而,有“魔球”理论联合原创人比利·比恩作为高参,将美职棒的大数据逻辑直接移植到欧洲足球领域,是否适用还是疑问。这次,米兰的美国管理层将更依赖数据分析师阿姆斯塔特提供的参考。卢克·伯恩领导的Zelus分析团队也会与比利·比恩的团队合作,将在米兰全面推广“魔球”引援方略。遗憾的是,目前在球市一无所获的米兰,还完全无法验证“魔球”模式的适应性。相反,马尔蒂尼的离开引发的球队不满情绪,还可能导致特奥和迈尼昂的离开。
在此之前,切尔西的博利已经在英超照搬了他在北美职业体育中的球员交易理念,结果却让切尔西成为了球市“冤大头”的代名词。超过6亿欧元的巨额投资,只带来了切尔西29年来最低排名,36年来最低积分的结局。与切尔西的美国老板高投入低产出不同,米兰的美国老板坚持低投入原则,与马尔蒂尼决裂的核心要素就是5000万欧元的转会预算。3500万的弗拉泰西,3000万的楚克乌泽都无法成交,米兰球迷也就更难指望其他新援能引起兴趣。沙里或许的确能淘到金,但也必然意味着米兰得接受长期的平庸化。当米兰成为像波尔图那样的球星“黑店俱乐部”时,米兰还是米兰吗?